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,却是最为关键的问题,没有之一。这一问题并不仅仅关乎到小米的估值,同时关乎到小米的模式以及未来。
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,可以分为三个阶段:
第一阶段:利润来源。
小米的主要毛利润(并非收入)来源是互联网服务,而并不是硬件。这其实也是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前段时间的硬件利润承诺的关键,即小米不是靠硬件赚钱的,是靠互联网服务赚钱的。这与普通的硬件厂商如苹果是有所不同的,苹果目前的主要利润来源是硬件收入,三星电子的主要利润来源是半导体(见三星财报)。
第二阶段:互联网模式。
小米的业务模式与互联网公司采用的模式是相似的——通过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吸引用户,再通过其他方式获取利润。这一模式曾被乐视发扬光大并成功崩盘。
很多人认为互联网手机(华为旗下荣耀、小米、魅族、锤子)和线下手机(oppo、vivo、金立)之间的区别仅仅是销售渠道的不同,其实销售渠道的不同决定了包括产品定义等一系列问题。
在线上,价格本来就是营销,尤其在国内,线上本来就是对价格更敏感、对产品更挑剔的人的首要选择。高的性价比天然地会促进信息的流通速度,所以互联网手机一定要便宜。
这里需要总结一下,互联网手机便宜不是因为互联网手机渠道成本低,而是因为互联网手机不便宜就没人买。你去线下购物的时候,旁边可不会出现一个各方面都类似价格低很多的产品推荐。
产品的低价带动传播与营销,传播与营销带动产品销量的上涨。这一策略就相当于互联网付费服务的拉新,比如某某视频免费赠会员,p2p服务的开户送红包。本质上都是一样的,通过某种手段(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)把你拉进来,然后再通过其他的方式赚你的钱。这一策略并不是互联网企业发明的,但是是互联网企业发挥到极致的。再举一个例子,充话费赠手机,本质上是同样的套路。
关于小米的互联网营销,已经有很多珠玉在前,就不具体讨论了。这里想要说明的是,小米手机不是不能涨价,不是不能赚钱,而是商业模式决定其作为引流手段必须为后续业务作为补贴。这就相当于微信必须免费,假如微信付费的话,人们可能就会转而用qq,那微信的广告收益就会锐减、微信支付就会有压力。
第二阶段第二部分,高级版的互联网思维。
本来只以为雷军是用了互联网模式来做小米,现在我仍然认为小米最初的思考是如此,后续可能在2015年左右发生了改变。但是互联网的流量思维也用到了。以小米手机为核心辐射相关硬件,这可以说是小米在硬件领域的一个创举(也许不是第一个,但是是最成功的一个)。这不同于其他硬件公司的多元化。这是一个可以称之为“开天眼”的模式,可能只有罗永浩理解了这一点,或者说,只有罗永浩被逼得不得不用这一点。
互联网的流量模式是以链接为基础,从a跳到b很容易,比如网易的邮箱到所有服务,再比如百度的搜索到贴吧、百科,都是很顺畅,同时也非常简单。硬件就不容易了,因为我们的确会因为用的一个产品好转而购买这家公司的其他产品(非配件),其间没有必然的流量和带动关系。
小米的成功之处在于将产品逻辑复用了手机的流量。手机是极致性价比,其他产品也是极致性价比。不是小米手机的产品质量为其他产品背书,而是小米手机的极致性价比为其他产品提供了背书,带来了流量。这其实也是众多米粉所考虑的买什么先看看小米有没有出的原因。
第三阶段,互联网的用户运营机制。
硬件和互联网相比最大的问题是,硬件的用户留存更困难,需要不断地产品力和推广,而互联网不需要。的确,互联网会随着时代而你方唱罢我登场,但在遇到一个极强的竞争对手之前一直是稳定的。比如搜索,你会一直一直一直用百度搜索,你可能用了百度搜索十几年了,而手机,你过去用了多少个公司出品的手机。
其中有多个原因,一个不太重要的原因是用户往往是免费的。还有另外一个原因,那就是用户粘性,互联网服务更容易获取更高的用户粘性,因为你不仅仅是因为某一项功能而留在里面,可能是因为朋友,可能是因为自己在使用中留下的记录。但硬件总是要换的,总是有新的功能,无论是成功的比如指纹解锁,还是失败的比如全面屏。
小米试图构建的是一种如互联网服务般的用户运营机制,高的用户粘性带来持续的用户价值。我认为这才是小米之所以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本质。(文/光君)